一開聲,也許是偏真實還原的調音風格導致R1K毛刺消除的比較一般,加之能量感比較強,聽感上保留較多的齒音,會讓人感覺刺激了一點,比如很多樂曲中出現 的架子鼓吊鈸聲。 這和現場表演的效果倒是一致的,至少我自己就認為吊鈸的聲音是有點刺耳的。 而像張婉清《詞不達意》這樣MP3格式的文件,R1K的真實回放可能會稍微放大其本身的不足,所以最好提供比較好的音源來驅動R1K。 另外,手機連ATOM Pro的高頻會比學林1969更燥一些。

如果這樣你就猜測R1K的女聲不妙,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R1K的高頻或者說整個聲音提供了一個我非常在意的特點——高通透性。 注意,不是通透,而是非常非常通透,所以這成為了R1K區別與其他耳塞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非常享受的點。 而且,這個特性在某種程度上抵銷了R1K比PLUS音場小帶來的劣勢。 這種體驗有點矛盾,具體來說,R1K的聲音還原像在一個小劇場,有一定的“顱內效應”,人聲比較貼面,情緒飽滿,真情實感,極富感染力,同時良好的密度 、潤澤度和聲音分離度又使得它的聲音沒有一般耳塞的那種發渾局促的感覺,反而因為高通透性,空氣感強,整個聲音的上部是完全打開的,非常開闊,硬朗大氣。 聽SARAH ALAINN《ANIMA》有那種一波接一波推著你朝上飛的感覺,非常棒。

在較大音量強力煲機50小時以上後,R1K的聲音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高頻的毛刺減弱了不少,只保留了CiSi這些發音最尖刺的部分,整個聲音圓潤了鬆弛了, 能量感依舊,但衝擊力柔和不少。 聲音的耐聽度明顯提升,也使得聲音更顯均衡。 當然,如果用上傳神的真金銀合金線,則高頻的潤澤度和聲音的資訊量還會增加,表現更佳,只是怕醬油貴過雞。 換言之,R1K是一個需要狠狠煲的耳塞,別上手就下結論。


中頻:依然通透,最好的一點是在高低頻稍顯刺激的同時,中頻的處理非常精到,既不像榭蘭圖那樣內凹,也不像一般圈鐵那樣失衡。 聽MJ《Beat It》的時候,這種體會最深,前奏氣勢十足,濃烈雄厚,但MJ的人聲一出來,不干不薄,依然清晰。 同時,R1K的大動態,使得人聲和樂曲都呈現出很好的立體感,鮮活生動。


R1K重播的大提琴,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聽過現場的燒友都知道,大提琴的低頻是最給人震撼的,而一般耳塞在還原大提琴的時候,中低頻多少會帶有一些顆粒感,不可能像小提琴那麼絲滑,也是大提琴質感的 一種標誌。 但R1K的中低頻居然處理的很潤滑,第一次感覺到大提琴的聲音也能如此細膩,絕了。 個人估計這可能是R1K為了圈鐵兩個頻段更好銜接所做的特殊處理,導致中頻到低頻的過渡非常順滑,簡直就是行雲流水般。


低頻:下潛一般,但力道較大,量感不少,彈性佳,能量感較強。 在三頻均衡的基礎上,稍稍偏低頻一些,流行歌曲乃至搖滾都能營造出很好的氛圍,比如《BAD GUY》,那種一呼一吸的節奏感演繹得很好,也很有 衝擊力;《鼓詩》的量感不錯,餘音比較豐富,鏗鏘有力,不轟頭,比較蓬鬆,帶來很好的聽感,但鼓皮顫動的細節明顯不如PLUS;而背景那麼一點點的三角鐵 鈴聲也能聽的清清楚楚,表現不俗。

--------------- 詳細原文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