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 3 Plus的功放部分出人意料地能夠推動我所使用的所有設備。對於32歐姆的TinHifi T2 Plus入耳式耳機,設置在最低增益時,音量調整在35%就能達到正常聆聽水平。對於頭罩式耳機,我嘗試了低阻抗的Focal Clear MG,在低增益時達到了60%的音量。再對Beam 3 Plus進行稍微調整的話,以中等增益時,使用Audio Technica ATH-ADX5000時的音量是50%。

Hilidac可以通過區別耳機的功能來安全地調整增益,Beam 3Pro 同樣擁有這功能,但相比Beam 3 Plus,低音明顯缺乏質感,空氣感較差,定位不那麼突出,分離度較低,中音不那麼甜美迷人,但聲音更前。與 Beam 3 Plus一樣,Beam 3Pro 具有悅耳的女聲,帶有一定的空氣感。樂器的金屬鼓聲在Beam 3 Pro上聽起來更有金屬感,但保留了相同的細節和強調。儘管Beam 3 Pro 在定位和舞台上的準確性較差,它的高度與Beam 3 Plus相近。

在快歌下,QUDELIX 5K 的低音和Beam 3 Plus一樣敏銳。但是,當再現深沉和緩慢的號角吹奏時,QUDELIX 5K 失去了樂器原本的音色,細節恢復效果較差並且缺乏氛圍。歌手的演繹方式較為中性和不突出,排在混音中的後方。在演奏大提琴時,Beam 3 Plus的表現更為出色,儘管號角在演奏高音時通常更加尖厲,吹奏薩克斯風仍然能夠流暢而不尖利,而 QUDELIX 5K 的金屬感和閃爍感較低,微觀細節更加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