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le 2wire 第一印象是典型的銅銀混編聲底,聲音清亮偏瘦,往中高頻偏,但是高頻延伸不會有一般銅銀混編如DHC Fusion以及Toxic Virus在某個頻段上不去的感覺,因為這底聲,樂器的結像清晰,分析力很好,因為有屏蔽背景如同1960s般的安靜,但可以聽出音場較小,空間感有點壓迫,但就聲底而言蠻適合VE的ELYSIUM,它是一支低頻動態好,中頻厚實,中低頻精準富層次感,高頻延伸平順無毛邊細膩,整體協調性好的耳機,這樣的線材補了它的分析力跟在中高頻多點明亮的染色,背景也黑。

Monile Shielding屏蔽版
這條是4 wire(相當於一般的8 wire導體線材),其中拉一根3.5 mm出來,可能是用鍍銀隔離網做接地,但其實如果是用4.4 mm,可以直接焊上第五極做接地就好,使用2.5 mm才需要另一根3.5 mm,就跟之前的漢聲毒液一樣,在猜PW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跟其他兩條ft.60s 以及ft.50s做區分。整條線身非常粗,比1960s 4 wire還要粗,因為多了顆3.5 mm端子重量來到54.8 g,以隨身線材算重,比Toxic Medusa 17(58 g)輕一點。而我用的墨菊4.4 mm有做第五極接地,所以 Monile Shielding的3.5 mm單獨拉出來沒有太大幫助,可能會對WM1Z/A金黑磚等4.4 mm沒做接地的DAP有較大影響。果然一換上對比Monile 2 wire一耳朵分別,音場拉開大了一圈,聲音寬鬆自然,也維持不錯的結像,銅銀混編清亮的特性少了一些,中高頻沒有這麼亮,這種感覺就像我當初聽到1960s 2 與 4 wire差異,不同調性,4 wire的協調性會更好一些。我也測試把3..5 mm插入墨菊的3.5 mm母座A/B一下,我是聽不出聲音有什麼分別,可能如剛剛說的墨菊設計,在4.4 mm已經做了接地。值得一提,這個線材的配戴需要留意,因為它的線徑很粗,如果沒做耳掛用透明批覆包起來的話,不太舒服,建議做耳掛會較好。

Monile ft.60s
這也是4 wire Monile,因為少了一顆3.5 mm端子,重量減到51.4 g,相同線基但使用1960s的製作方式,可能是用相似的銲錫調音,底聲還是相似,但是中頻人聲又更細膩向前一點,真有1960s的貼耳柔順人聲感覺,但因為本質上導體的差異,還是屬於1960s本尊的韻味較好,Monile還是屬於亮聲底,不過這條應該是當中最適合聽人聲的線,不管是Susan Wong或是藤田惠美的聲音,都非常舒服。

Monile ft.50s
之前聽1960s 跟 1950s的分別在於,如果你喜歡聽人聲是那種小品類型,講求貼耳細緻的人聲,肯定選1960s,但喜歡講求力道跟爆發力以及分析力的人聲則應該是選1950s,試試是否是一樣的差異,一換成ft.50s,中頻人聲又退一步,沒有這麼細膩,低頻的擴散感較好,只是在這種甜美女聲類型的音樂,樂器不多的,感受沒有這麼強列,這時只能聽一下哥吉拉OST,這首歌就很明顯分出這兩條的差異,ft.50的低頻好猛,在動態比較強的鼓聲,力道跟擴散感都比ft.60好些,而且ft.60在樂器演奏一多的情況下,顯的稍微有一點雜亂。

Monile 3.5接地的功能
值得一提是VE的極樂世界上Aroma A100後動態又好上不只一個等級,一樣沒什麼太大的分別,因為玩法不對,以之前在Mass-kobo 404的經驗,AK播放器3.5 mm輸出到404耳擴的3.5 mm輸入做接地,接著2.5 mm接2.5 mm當作訊號,然後在404的輸入選擇平衡輸入,輸出端就是2.5 +3.5雙插,2.5 mm做訊號,而3.5 mm做接地,以當初使用Han Sound Audio的毒液以大家測試的結果,接地的效果讓背景更黑一些,整體的幫助很大,但我現在沒有404,而A100因為體積小,3.5 mm以及2.5 mm輸入的洞太靠近,無法測試在墨菊的效果,這點就靠大家去玩看看Monile屏蔽版接地的效果,用AK的機器(2.5 mm+3.5 mm)或是用金磚4.4加3.5試試。

結論:Monile Shielding,ft.60s以及ft.50s這三條線因為線基導體相同,整體的底聲相似都是屬於銅銀混編那類偏亮型,高頻延伸好且不刺激,背景極黑,而ft.60s將中頻人聲拉的近一些也細膩一些,而 ft.50s則是人聲稍微遠,但低頻跟動態是三條最猛的,看喜歡哪類型的音樂,但Shielding算是整體最均衡的,因為我已經有1960K,所以還是比較鐘意Shielding。

--------------- 詳細原文按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