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这只耳机是一只值得细细品味的耳机,他整体素质不错,三频衔接均衡,作为一只旗舰级别的耳机,有着足够的调音功底,与一般大路货确实档次不一样。 因此,BLOG主首先选择了这首越人歌进行测试。

刘达在录制越人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细节,在母盘制作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做降噪处理,因此越人歌从头到尾,都有比较轻微的录制底噪,1+2.3 对底噪的压制稍微欠了点火候,虽不至于影响听感,但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背景的干净程度。 当然作为一只圈铁耳机,背景纯净本来就不是强项。

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在0:00-0:48的引子中,1+2.3对于细节的刻画有明显不足,高频部分琴弦与琴弦之间的共振,琴者抚琴滑弦时的摩擦 细节,1+2.3都没有诠释到位。 这一方面是低频量感偏多,控制力偏弱;另一方面是1+2.3本身解析力到达瓶颈,高频和极低频两部分的细节都出现不足。

在0:47-1:35,曲子中出现了数次强有力的扫弦,1+2.3力量感非常强大,给聆听者非常强烈的冲击。 可以这么说,1+2.3有着足以令人称道的中频力量感,在琴声爆发的瞬间,有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BLOG主曾经在极近距离听过古琴的爆发音,实际上穿透力比1+2.3的冲击力还要强大一些,但冲击过后,琴者高速滑弦变调则是更具韵味和细节的表达 。 而1+2.3在强弱变换中失去了从容,结像过大,谐振过多都影响到了滑弦的细腻,可谓是刚柔不济导致声音失去了韵味。

1:35之后出现的人声则较好理解,受限与1+2.3的解析结像问题,导致歌者嘴型较大,整体还是会有一些糊的感觉。 当然1+2.3对于人生的结像高度、人声的厚度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

第二首选择了雪琥珀,1+2.3表现出了非常良好的各频段控制力,两个声部的人声得以非常明显的区分,但是可惜人声跟背景没能区分出明显的层次感, 这里能 体现出1+2.3另一个不足,就是中频层次感不足,或者可以理解成,中频部分的强弱变化不够明显。 但这已经属于吹毛求疵的程度,即使忽略掉这些问题,1+2.3也足以让人愉快地听完整首曲子,也代表着电音这部分1+2.3完全可以吃住。

大编制下,1+2.3的基础动态水准还是比较出色的,三频衔接均衡,音场完整。 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声音密度方面,在正常音量下,无法支撑整个交响乐团的共奏,BLOG主需要开比平常大不少的音量,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声音密度,然而这时候, 已经 较为严重影响各乐器的排布和结像位置了。

总结:Tralucent Audio 1+2.3,这是BLOG主第一次评测售价5位数的入耳耳机。 可能观众会觉得,BLOG主在评测中尽写些不好的东西。 这其实有几个原因:


1.定价过高,无论是1+2.3发布的2018年,还是到了静电单元集体爆发的2020年,1+2.3的绝对素质确实无法达到万元级这个高度。 甚至于考虑到品牌附加价值,售价高于6K,BLOG都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割韭菜。 虽然传声确实有精心打磨这只耳塞,使用的技术、调音的水平也都确实可圈可点。 但这仍然不足以让这只耳机溢价十几倍进行售卖,更何况这还不是一直全定制耳机。

2、1+2.3非常吃推力,在BLOG主的台放能提供32欧1W推力的前提下,1+2.3对音量的需求仍然非常敏感,以至于BLOG主为了寻找合适的音量花费了大量时间。 而在后面评测中来看,1+2.3属于力量感强大,但是声音却不够细腻的产品,因此对于耳放的选择则更为麻烦。

3.1+2.3的调音非常平衡,分频做的极佳,几乎是榨干了这套单元组合。 因此评测几乎无法单独从三频入手去聊这只耳机的好坏,只能跟更优秀的声音做比较,才能找出问题。 因此各位也看到,1+2.3的问题其实全都来自于基本的素质、解析力、背景安静程度等等。 并不是1+2.3不够好,相反只是因为1+2.3已经相当优秀才需要这样评测。

因此,在评测一些人头录音、或是大提琴独奏、协奏等曲目,1+2.3出色的中低频厚度让BLOG主一度非常享受。 然而当小提琴一上来,声音就开始变得毫无波动,缺乏灵动缺乏细节更缺乏感染力,以至于整个耳塞整体水平被限制在了一个度上,或许这也是为了给更高档次的旗舰产品妥协 吧。

--------------- 原文链接按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