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TA的硬派小尾巴驱动能力很不错而且控制力也属上乘。 用来驱动1960s MK II+OpenAudio的破军组合。 破军是一个低频非常优秀而且具备特色的多动铁单元塞。 在搭配1960s MK II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在人声和配器的层次远近上略微有了一些改变,人声会稍微靠了后一点点。 然后在并没有劣化破军低频猛烈冲击特征的同时,残响略微多了一点克制,不再任由其在下盘充斥游走反而是多出了一些利落的感觉。 这个搭配之下的破军俨然可以作为一条极适合兼顾多类流行音乐氛围及人声尤其是男声的塞子。 所谓换线对于不少具有特点的耳塞带来的好玩之处,正在于此。

搭配softears的Twilight。 不得不说铜线同单动圈尤其是调教较为传统声音风格的单动圈是有着天然的厚重安定优势,中频段的扎实可以说是完全符合我对这个搭配的预期了。 女声尤其是有着比较明显颗粒感的女声音色友好度基本拉满,齿音的控制非常出色。 而在介乎于Folk与Rock之间配器的音乐范畴之内,那种密度感拿捏得恰到好处,耐听程度无以复加。

搭配另外一个单动圈Tremolo的私模版本,下盘表现中依然是属于十分出色的程度。 速度感和好不拖泥带水的回弹带来的气势呼之欲出,烘托出来更加让人容易沉醉其中的氛围感受。 而且并没有牺牲细微的细节动态表达,很多隐藏在浓重鼓点之下的小金属配器同样能够非常清晰的被捕捉出来。 大开大合之下又有细腻的表达。

搭配NG家旗舰耳塞EREBUS。 在搭配顶级播放前端之下,最为突出的也是最令我动容的依然还是其对于声音细节的展现和表达。 在我用这个搭配收听略微古早一些的华语女声的时候,当年注重音色独特性和细微情感的演唱表达方式的确是有着一种更加被放大出来的感受,演唱者表达演唱的情绪更加饱满。 这种情绪的突出一方面来自优化过的口型,另一方面则来自对于油润感的克制和把握。 我个人一直认为过于润泽的人声其实并不是增加情绪表达的健康方式。 过犹不及在高阶器材中并不太常见正是这个观点的体现。

1960s MK II这条线简单来进行描述就是1960s的线基+1950s的结构方式+七节管技术。 可以说PW Audio在更加靠近现在主流用户更希望通过一根线解决所有问题的实际需求。 它对于多种音乐类型的适配性上有着非常好的表现,它醇厚中正而且偏重于细微表达。 在高素质前提的基础上,对于人声也有非常好的正向优化。 其实我在日常最多使用的铜线正是来自于PA Audio家的旗舰产品奥菲斯,但是在最新一代的1960s MK II的使用过程中,我发现这条线其实具备着更加倾向于人声表达 的特点。 还有就是对于铜这种材质的调教把握,PW Audio的确非常有一手,虽然1960s MK II是纯铜材质的升级线,但是除了大家概念中铜材质升级线的主要特征之外,在高低两端的 延展和微动态的强化等等方面,它又有着非常独特的自身特点。 这样带来的听感有一丝丝区别于以往传统铜线的惊喜。 以PW Audio最为擅长的铜材质为底色,不断带来惊喜的小处尝试,这一方面是PW Audio多年专业技术积淀带来的结果,也代表着作为专业线材品牌本身不断进取和突破的品牌 态度。

--------------- 原文链接按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