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声,也许是偏真实还原的调音风格导致R1K毛刺消除的比较一般,加之能量感比较强,听感上保留较多的齿音,会让人感觉刺激了一点,比如很多乐曲中出现 的架子鼓吊镲声。 这和现场表演的效果倒是一致的,至少我自己就认为吊镲的声音是有点刺耳的。 而像张婉清《词不达意》这样MP3格式的文件,R1K的真实回放可能会稍稍放大其本身的不足,所以最好提供比较好的音源来驱动R1K。 另外,手机连ATOM Pro的高频会比学林1969更燥一些。


如果这样你就猜测R1K的女声不妙,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R1K的高频或者说整个声音提供了一个我非常在意的特点——高通透性。 注意,不是通透,而是非常非常通透,所以这成为了R1K区别与其他耳塞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非常享受的点。 而且,这个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R1K比PLUS声场小带来的劣势。 这种体验有点矛盾,具体来说,R1K的声音还原像在一个小剧场,有一定的“颅内效应”,人声比较贴面,情绪饱满,真情实感,极富感染力,同时良好的密度 、润泽度和声音分离度又使得它的声音没有一般耳塞的那种发浑局促的感觉,反而因为高通透性,空气感强,整个声音的上部是完全打开的,非常开阔,硬朗大气。 听SARAH ALAINN《ANIMA》有那种一波接一波推着你朝上飞的感觉,非常棒。

在较大音量强力煲机50小时以上后,R1K的声音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高频的毛刺减弱了不少,只保留了CiSi这些发音最尖刺的部分,整个声音圆润了松弛了, 能量感依旧,但冲击力柔和不少。 声音的耐听度得到明显提升,也使得声音更显均衡。 当然,如果用上传神的真金银合金线,则高频的润泽度和声音的信息量还会有所增加,表现更佳,只是怕酱油贵过鸡。 换言之,R1K是一个需要狠狠煲一下的耳塞,别上手就下结论幺。

中频:依然通透,最好的一点是在高低频稍显刺激的同时,中频的处理非常精到,既不像榭兰图那样内凹,也不像一般圈铁那样失衡。 听MJ《Beat It》的时候,这种体会最深,前奏气势十足,浓烈雄厚,但MJ的人声一出来,不干不薄,依然清晰。 同时,R1K的大动态,使得人声和乐曲都呈现出很好的立体感,鲜活生动。


R1K重放的大提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听过现场的烧友都知道,大提琴的低频是最给人震撼的,而一般耳塞在还原大提琴的时候,中低频多少会带有一些颗粒感,不可能像小提琴那么丝滑,也是大提琴质感的 一种标志。 但R1K的中低频居然处理的很润滑,第一次感到大提琴的声音也能如此细腻,绝了。 个人估计这可能是R1K为了圈铁两个频段更好衔接所做的特殊处理,导致中频到低频的过渡非常顺滑,简直就是行云流水般。


低频:下潜一般,但力度较大,量感不少,弹性佳,能量感比较强。 在三频均衡的基础上,稍稍偏低频一些,流行歌曲乃至摇滚都能营造出很好的氛围,比如《BAD GUY》,那种一呼一吸的节奏感演绎得很好,也很有 冲击力;《鼓诗》的量感不错,余音比较丰富,铿锵有力,不轰头,比较蓬松,带来很好的听感,但鼓皮颤动的细节明显不如PLUS;而背景那么一点点的三角铁 铃声也能听的清清楚楚,表现不俗。

--------------- 原文链接按这 ---------------